字:
关灯 护眼
海棠书屋 > 其它小说 > 寒山记 > 第四十一章 忧别离
  第四十一章忧别离
  (来也,我负责更新,你们负责点赞,就这样,)
  那双怀抱着古琴的玉手是那么的娇柔,一头如同黑绸缎般的秀发,有些随意的披散在了后肩上,只有一根玉簪,斜斜地插在秀发当中,
  “咕嘟~··········”霎时间,台下咽口水的声音此起彼伏,男人们直愣愣的看着那道清丽妩媚的身影缓缓从楼上,走至了一楼的舞台中央,轻轻地,坐在了上面。
  “奴家玉琴,见过各位贵客,”
  玉琴青萝衣袖,玉手抚过了古琴上的每一根琴弦,那宛若桃花般的面容上,带着一抹微笑,轻声细语的对着各位宾客说道,
  “姑娘好啊!在下···········”
  “玉琴姑娘几日不见,甚是想念··········”
  “姑娘芳龄多大啊········”
  “女神·······嫁给我·········”
  一瞬间,在玉琴姑娘与众人打完招呼之后,台下的诸位看官迅速乱了起来,那叫喊声此起彼伏,有喊姑娘的,有喊娘子的,也有趁机求婚的,前两种还好,但是最后一种,一般都会遭到所有人的唾弃,
  正所谓,女神是大家的,
  像最后一种,还没来得及说完话,就已经被抬下,愤怒的诸位宾客给淹了,然后摁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一顿痛踩。
  “呵呵呵呵呵~~····”
  台上的那位妖艳女子,看着台下乱哄哄,趁机大显身手的和嘶叫的诸位,不由的掩面轻笑了起来,
  那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如同那三月的阳光一般,迅速的融化的残雪,让整个大厅顿时安静了几分。
  “诸位今日来此捧场,小女子分外感激,奴家不过是一洛阳湖畔的歌女,但却让大家如此的恩宠,奴家心里十分的感激,在此奴家谢过诸位官人了,
  奴家虽然是风月场所的女子,但也不会忘了礼仪廉耻,以及感恩之心,既然诸位如此喜欢奴家,那么今夜奴家就好好的为诸位演奏几曲,用奴家的歌声为诸位伴酒助兴。”
  说完话,玉琴玉指轻拢,轻轻地放在了古琴上,微微拨动一根琴弦,
  伴随着一声清脆的琴音,场上的所有宾客们,都沉寂了下来,或站或坐,老实的呆在了原地,伸着脖子望着前方,准备侧耳倾听,
  西湖水悠悠,
  诺澜往思愁,
  望天地沧海,
  何处寄离忧?
  绿倚长安外,
  落燕瓦下休,
  君披战甲去,
  妾身家中留,
  长藤瓜果落,
  幼棵伴轮中,
  往去十余载,
  念君何时回,
  青丝伴霜鬓,
  门龟(jun)瓦不留,
  稚子束冠立,
  披挂再争雄,
  往来几十载,
  何时归家还?
  ·········
  伴随着,玉琴清冽又带着几分凄凉的声色,
  一曲《忧别离》幽幽的终了,在场的很多人,听完这首歌,都忍不住偷偷地抹起了眼泪来,
  《忧离别》乃是近代大汉朝最悲伤的一首琴曲,这首曲子,描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是很多年前,大汉朝发生了自立国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内乱和外敌入侵事件,
  在这场事件当中,很多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就在这关键的时刻,无数青年人站了出来,他们有的出身于豪门贵族,有的出身于平民,他们之中从事各行各业的人都有,
  在国家的危难时刻,他们放下了手中的趣÷阁墨,放下了手中的锄头镰刀,拿起了刀枪,披上了阵脚,义无反顾地走上前沿,和外敌作战,这一走啊,很多人就再也回不来了,
  故事描述的,也是一个普通家庭里,男人留下了年轻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独身一人,拿着劈挂刀枪,走上了战场,从此就再也没有回来,他的妻子在家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等待着他,
  长乐的柳树,绿了几遍,屋檐下的燕子窝,也换了几家,男人走之前亲手栽下的一棵小树,也能乘凉了,当年新婚所建造的房子的门槛,也已经破旧,屋顶上的瓦,也有些剥落了,
  原本美貌漂亮的年轻少妇,如今已经白发满头,原本稚嫩幼小的孩童,也已长大成人,但是,
  离去的人,却永远无法归来,成年的孩子,又穿上了战甲,拿着刀枪,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边疆,年迈的母亲,却连泪流不出了,
  什么时候,你才能归来啊!
  这首曲子,是几十年前,一位大汉的青年军中的一位军士所做,
  这名军士,参军之前,乃是大汉朝,鼎鼎有名的一位词曲先生,当年参军的时候,他24岁,家中的孩子才上私塾,
  但是那时正值内忧外患之际,年轻的词曲先生,抛家舍业,留下了年幼的孩子和妻子,义务反顾的上战场,
  这场战斗一打,就是很多年,等他归来的时候,发现家庭,也已经落魄,自己的父母早已去世,原本貌美如花的年轻妻子,双鬓也已经有了白发,
  但是他是幸运的,因为还有很多将士很多年轻的男人,却永远的留在了那个冰冷,充满着血腥和希望的疆场之上。
  这首歌,已经问世,顿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被无数人开始传唱,在这其中这首曲子,又被重新修改,最终,变成了今天的这样
  殇离别,一曲忧伤定北疆,
  寒山畔,执刀何时把家还?
  在玉门关外,三百七十里地的地方,有一座山,名曰寒山,因为这座山上,终年覆盖着大雪,寒冷异常,所以,这座山被称之为寒山。
  当年,汉军与胡人匈奴部队的决战也是在这里展开的,
  寒山畔,一共阵亡八万汉军,尸体密密麻麻铺了十几里地,这也是大汉在单次战役中阵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所以,就有了这两句话,
  何时还家,何时还家?
  霍成此时,也站在阁楼之上,眯着眼睛细细的听着,这首曲子中那哀凉无助,带着几分彷徨和幽怨的情绪以及思念,都被玉琴非常好地表现了出来,
  抑扬顿挫,一曲终,
  霍成能感受得到,这首曲子的作者,当时是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创作的,
  玉琴的唱功以及演奏手法在霍成见过的众多人当中可谓算的上是登峰造极,并且,连作曲者的那种隐藏的极深的渺茫的希望,都能表现出来,果然是一奇女子啊!
  霍成微微颌首,向不远处的那名女子,表达出了自己的敬意。
  霍成轻轻揉了揉有些湿润的双眼,低头轻轻抿了一口杯中之酒,
  柔绵中带着几分腥辣的酒液,顺着舌尖,漫至全身,
  那凄婉动人的歌声,以停止了许久,
  场中依然寂静,没有人发声,所有人都在沉默,或者说是在默哀,
  虽然,目前正值大汉朝太平盛世,万国来朝,百姓经历过了那些年前的战乱,现在安居乐业,但没有人会忘却那些伤痛,没有人会。
  许久之后,大厅底下的人们,不约而同地开始鼓起了掌,只是沉默地鼓掌,
  没有人喧嚣,
  因为,很多人记起来了,今日,其实就是当年青年军出征寒山的日子,
  “敬英雄!”
  一位身穿劲装的年轻小生,端起了酒杯,面朝北方,缓缓的倒在了地下,喃喃的说道,
  “敬英雄!!!!!!”
  所有人都端起了酒杯,云南为年轻人一样,面朝北方,到下了酒,
  玉琴姑娘没有说话,依旧静静地坐在台上,双手抚摸着古琴,有些怅然,
  她手中的这张古琴,名曰焦木,取自战场之上,的一节烧焦的木料制成,
  也许是浸染了太多英烈的气息,这把古琴弹奏出的乐曲,要么是铮铮入耳,要么就是,优柔断肠,
  “今日之曲,赠与那些英雄们,愿我大汉繁荣昌盛,”
  玉琴抚琴轻语,朱春微张,
  接下来玉琴继续为大家唱曲,愿各位今日尽兴。
  琴声阵阵,一曲高山流水,又从那玲珑指尖,流入了众人的耳畔,
  宾客们都各归各席,气氛从先前的压抑,逐渐缓和,然后就愉快了起来,
  毕竟,大家总是要生活下去,日子总还是要向前看,
  “玉琴姑娘真是一位奇女子啊!老朽荒度了多年岁月,多年之前,虽然曾经也投趣÷阁从戎,但是奈何啊老兄自小体弱多病,当年还未奔至前线,便一病不起,所以未能参加哪一场旷世大战?此生之憾,此生之憾啊!”
  李墨濡端着酒杯,盐生抽肠,思绪仿佛又飘回了许多年前,突然觉得喉咙有些哽咽,不由得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前辈不要太难过,这世间诸般因果皆是由天定,前辈千万不要妄自菲薄,当年的战士们,每一人,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尊重的,无论他在哪里,只要他是当年的战士,我们都应该敬他一杯,前辈,这杯酒敬你,”
  白玉乾端起了酒杯,语气轻缓,安慰着李墨濡,
  李墨濡也没有推脱,与白玉乾同饮了此杯,然后缓缓,坐下来,开始吃起菜来,
  在推杯换盏之间,时间悄然而过,没一会儿,李墨濡就已经有些喝多了,坐在那里,有些摇晃,
  霍成赶忙叫来小二,要了一壶醒酒茶,与李墨濡同来的那位比较胖的中年人,在旁边伺候着他,
  (如果您喜欢本书,请别忘了订阅打赏,您的支持是对我的最大动力,小生在这里先拜谢各位了,我负责写,你们负责点赞,就这样,)